什么是静电?
静电是一种客观的自然现象,产生的方式很多,如接触、磨擦、冲流等等。其产生的基本过程可归纳为:接触 → 电荷 → 转移 → 偶电层形成→电荷分离。设备或人体上的静电最高可达数万伏以至数十万伏,在正常操作条件下也常达数百至数千伏。
静电是如何产生 ?
两种材料相互摩擦之后再分开就会产生静电电荷。如下所示,材料分开后,一面携带了正电荷,而另一面携带了负电荷。导体材料可以通过接地来释放电荷,但是绝缘材料(如塑料、玻璃、陶瓷等) 需要用离子空气中和表面上的正负电荷。
静电产生方式主要有
1、摩擦: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两个不同材质的物体接触后再分离,即可产生静电,而产生静电的*通方法,就是摩擦生电。材料的绝缘性越好,越容易是使用摩擦生电。另外,任何两种不同物质的物体接触后再分离,也能产生静电。
2、感应:针对导电材料而言,因电子能在它的表面自由流动,如将其置于一电场中,由于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正负离子就会转移。
3、传导:针对导电材料而言,因电子能在它的表面自由流动,如与带电物体接触,将发生电荷转移。
为什么说静电是严重的问题?
因静电而导致损坏和生产不良的问题由来已久。其中微粒污染是主要的问题 - 带静电的材料表面会比不带静电的吸引更多的微粒 - 静电吸引 (ESA) 。而静电放电 (ESD) 对产品造成的损害形式更有多种。此外,ESD 现象会产生电磁干扰 (EMI) ,通过辐射或导电方式,导致生产设备异常、锁死甚至损坏。
对静电放电极敏感的零级设备:
在电子器件和半导体行业的环境中的 0 级静电敏感 (ESDS)设备 (特别是那些敏感性低于 100V 的设备) 愈来愈多。过去几年,曾经非常有效的 ESD 控制标准,在半导体和电子产品制造业表现出严重的局限性,许多企业一直在艰难应对因此产生的 ESD 损害问题。而崭新的离子产生技术对保护静电超敏感的设备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